6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陳雁研究組題為“SMYD2 inhibitors have no effect to improve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兩種SMYD2抑制劑(AZ505和LLY-507)在小鼠NASH模型中未能改善肝臟損傷、纖維化和炎癥反應。相關研究成果為NASH藥物研發提供了重要參考,提示SMYD2可能并非理想的治療靶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其特征包括肝臟脂肪堆積、炎癥和纖維化,嚴重時可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尚無獲批的特效藥物,因此尋找新的治療靶點至關重要。2023年Cell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抑制蛋白甲基轉移酶SMYD2可緩解小鼠肝臟脂肪變性,但其在NASH中的作用尚不明確。
研究人員通過構建膽堿缺乏、L-氨基酸限定的高脂飲食(CDAHFD)誘導的NASH小鼠模型,評估了SMYD2抑制劑(AZ505和LLY-507)的干預效果。發現AZ505治療加重了肝細胞損傷,且SMYD2抑制劑未能改善CDAHFD誘導的肝臟脂肪變性、炎癥和纖維化等病理特征,也未逆轉相關基因的表達改變。
該研究表明,盡管SMYD2在單純性脂肪肝中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其抑制劑在NASH復雜病理環境下未能發揮治療效應。即SMYD2抑制策略可能僅限于特定代謝紊亂,而對NASH的纖維化和炎癥無效,未來需探索其他靶點或聯合治療策略。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博士生楊蘭澤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陳雁研究員為該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同時得到營養與健康所所級公共技術中心分析測試技術平臺、實驗動物技術平臺的支持。

圖:兩種SMYD2抑制劑對NASH小鼠模型的干預研究示意圖
推送單元:陳雁研究組、科技規劃與任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