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本是闔家團圓的美好時刻,然而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風速高達42米/秒,75年來登陸上海的最強臺風“貝碧嘉”到來時,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研究所管理與支撐第二黨支部、后勤保障處李翔同志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扛起了臺風期間的有關安全工作,也肩負起防汛防臺現場各項事務應急處置的重任,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顧全大局,拼搏在前的光榮贊歌。
李翔同志深知防汛防臺工作的重要性,收到臺風預警的第一時間,不僅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更在行動上保持警惕。放假前,他通過工作群、現場巡查等方式不斷提醒大家做好預防準備工作:關門鎖窗,清理窗臺周邊物品、安全用電、做好斷電應急預案等,以確保安全防汛防風準備工作。同時按照上級對于臺風防范的要求,李翔同志協調后勤管理、園區服務、物業保障等人員,預先完成了屋頂和天溝的清理工作,確保各樓層排水系統的暢通無阻,并特別檢查了樓宇間連通處及隱蔽處的窗戶是否關閉,以防止風雨灌入。此外,他還組織物業人員進行防臺防汛及浸水演練,提前熟悉各項應急規范,確保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打得贏;檢查應急準備間,確保沙包、麻袋、水泵等應急物資齊全,隨時能正常投入使用。
9月15日臺風正式登陸前夕,李翔同志將身懷六甲的愛人留在家中,舍“小家”,毅然來到320大院守護“大家”,堅守防汛防臺第一線。臺風登陸時,夜幕降臨,風雨交加,他仍帶領留守園區的工作人員逐層檢查岳陽路兩個園區的科研和辦公大樓的門窗,以防止雨水滲入室內造成損失或發生高空墜落的險情,隨后又帶頭緊急清理道路上的障礙物,確保生命和物資道路暢通無阻。
在臺風肆虐期間,李翔同志肩負著現場應急事務處理的重任,隨時考驗著他的應變協調和處理能力。當319園區31號樓生命科學信息中心樓群受到臺風嚴重破壞,明德廳會議室屋頂被吹斷的樹枝砸穿導致漏水時,李翔同志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立即安排清理、排水等處置措施并切斷兩處供電,快速有效地處理避免了財產損失進一步擴大。當生理樓138-142、164、166科研用房突發斷電時,李翔同志第一時間指導值班物業人員對大樓進行電路排查,通過自查檢修順利恢復供電,確保三臺超低溫冰箱內數百份生物樣本保存完好。
李翔同志逆風而行,在一線堅守超過24小時,直到臺風影響基本消除。他在工作中隨機應變、周密嚴謹、身先士卒,體現了他作為管理人員的忠于職守,以全力以赴的責任心和專業應急能力維護了科研園區的安全和穩定;同時也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優秀品質,以身作則激勵著更多同志守護園區安全,為保障創新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應急處置現場